十七、食堂除蟲滅害衛生制度
1、設立防塵防鼠防蟲害設施。
2、加工制作區、庫房等與外界相通的門、窗均應設置有效的防塵防鼠防蟲害設施。
3、排水溝出口和排氣口應有金屬隔柵或網罩。廢棄物放置場所不得有不良氣味或有害(有毒)氣體溢出,應防止有害昆蟲的孳生,防止污染食品、食品接觸面、水源及地面。
4、應定期進行除蟲滅害工作,防止害蟲孳生。除蟲滅害工作不能在食品加工操作時進行,實施時對各種食品(包括原料)應有保護措施。
5、使用殺蟲劑進行除蟲滅害,應由專人按照規定的使用方法進行;使用時不得污染食品、食品接觸面及包裝材料,使用后應將所有設備、工具及容器徹底清洗。
6、場所內如發現有害動物存在,應追查和杜絕其來源。撲滅方法應以不污染成品、半成品、原料、食品接觸面及包裝材料為原則。
7、殺蟲劑、殺鼠劑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均應有固定的場所(或櫥柜)并上鎖,包裝上應有明顯的警示標志,并有專人保管。
8、各種有毒有害物的采購及使用應有詳細記錄,包括使用人、使用目的、使用區域、使用量、使用及購買時間、配制濃度等。使用后應進行復核,并按規定進行存放、保管。
9、積極開展除四害活動,防制措施落實,不使用違禁滅鼠藥品。鼠、蠅、蟑密度基本控制在國家標準規定的范圍內。
十八、食堂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及衛生管理制度
1、從業人員每年進行健康檢查,新參加工作人員,必須經衛生監督部門體檢后,取得健康證方可上崗。有病調離治療或辭退。
2、參加食品衛生知識學習,遵守各項衛生管理制度,防止食品污染,保障食品安全衛生。
3、個人要做到“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刮胡須,勤洗衣服);工作時要穿戴工作衣帽;不留長指甲、涂指甲油;不戴戒指、手鐲、手鏈等飾物;不得在工作場所吸煙、隨地吐痰;不得將私人物品帶入操作間。
4、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去除不良習慣。在操作間和分飯分菜時不得抓吃東西,禁止抽煙、掏鼻孔、掏耳朵、剔牙、抓頭發,不許對著食品打噴嚏或大聲說話,嘗過味的飯菜不得倒回鍋里,掉在地上的餐具要清洗消毒,非工作人員不得帶入操作間,進出操作間要隨手關門,垃圾要入桶。
5、分飯時要用工具或戴一次性手套,不得用手拿取食品,要佩帶一次性口罩。
6、從業人員患有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感染、各類消化道傳染病等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不得參加食品工作,待查明原因,恢復健康后方可上崗。
十九、食堂從業人員晨檢制度
1、每日上班前15分鐘,由學校食品衛生管理員及食堂負責人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晨檢和健康觀察,及時掌握食堂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
2、對晨檢中有疑問的,食堂管理員應立即通知其離崗,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3、一旦發現食堂從業人員有急性發熱、頭痛、化濃性皮炎、腹瀉等癥狀,要及時將其調離工作崗位,勸其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待病痊愈后經醫生證明后方可上崗。
4、凡發現有從業人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òú≡瓟y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疾病須及時調離工作崗位。
5、每天做好從業人員晨檢查記錄。
6、每天上班前,學校食品衛生管理員及食堂負責人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個人衛生情況及工作衣帽等穿戴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二十、食堂食品儲存規范
1、原料入庫前須先索齊相關證件,定型包裝品從包裝標簽嚴格檢查,然后抽樣開包檢驗,檢查質量、數量、重量是否與票單一致,是否達到驗收標準。
2、原料入庫后必須放在防鼠臺上,隔墻離地存放。
3、各種原料必須分類存放,整齊擺放;中間留有縫隙。
4、經常檢查,以防漏雨、生蟲、霉變、鼠爬。
5、購進后要加強檢查,嚴防發熱霉變,勤翻勤看,如發現發熱,迅速倒掉,或攤晾;一旦發現霉變應立即處理,以防霉菌蔓延。
6、做好安全防范,防火、防盜、防投毒,門窗牢固,電器安全。
7、取出原料按進貨順序,先進先出,所有原料必須在保質期內領用。
8、食品庫房必須通風干爽,無污物、雜物、異味,無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質。
9、每日定時打掃、保潔,保持庫內清潔衛生,出庫后及時清掃庫房內,不允許灑落原料。
二十一、主食操作規范
1、操作前做好臺板、刀等工具的清洗和消毒。
2、操作時原料和刀、板、盛用具必須生熟分開,有明顯標記。
3、加工時檢查原料質量,發霉變質的不用,原料須先進先出。
4、崗前用肥皂流水洗手并消毒,如離開操作區或接觸不潔物品后進行操作前,必須再次洗凈手消毒。
5、成品放入專用冰箱或食品櫥,上蓋下墊,有防污染措施。
6、廢棄物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當天廢物當天清除。
7、無關人員不準在加工區域逗留。
8、掉落的原料及熟食棄之不用。
9、運送食品時工具必須清潔,有必要的保潔、防塵、防蠅設備。
10、剩余原料妥善保管。
11、工作結束后將操作區及盛用具、設備清洗干凈并定位放置。
12、加工設備使用前進行安全檢查,加工時由專人按規定操作,不得離人,使用完后斷電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