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食堂對外承包,理應公開透明,提前發布承包信息。然而近日,有知情人舉報,**第二中學的食堂承包事項,存在惡意中斷原承包人合同,向“關系戶”透漏標底使其低價競得食堂承包權的暗箱操作。
校方高壓中斷原承包合同,原食堂承包人被“套路”。
2013年**第二中學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將第二食堂的經營權承包給私人,期限為五年,到2018年暑假第一天為止,并一次性收取承包費用130多萬。然而2015年12月,該校以改善就餐環境為由對該食堂進行改造施工,承包者為此自2016年起停止運營8個月。據知情人透露,當時承包方并不愿意配合施工,校方以給予其8個月的承包順延期,再將因施工造成的損失另行折換成承包期的承諾,騙取了承包商的信任,最終承包方妥協同意停止運營。
這樣原承包方的承包期截止至2019年10月31日。2016年8月中旬,當承包方于停止運營期即將結束之時來學校準備開餐工作時,被告知食堂“未驗收”不得予以準備。8月20日校方再次出現新情況,告知承包人只能使用原承包食堂的一層經營,與之前簽定的協議和補充協議完全不同,這是為何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6年8月24日學校開學,校方又傳來上級政策,聲稱原第二食堂整體變更為職教中心食堂。以政策為由要求終止合同并給予補償,經過輪番“轟炸”,原承包方最終妥協,終止了經營,但白紙黑字約定的承包補償款遲遲未付。
校方與新承包人串通一氣,食堂招標流程被架空
為何校方不惜給予補償,匆匆中斷承包合同呢?原來是為了再次招標,據該知情人士反映,2016年9月21日學校以公開招標為名,把標底給了第一食堂的承包商,原第二食堂承包商不給予競標資格。最終YYY承包商以和標底分毫不差的投標數競得第二食堂的承包權。串通一氣,明目張膽的作弊。
事后原第二食堂承包商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被“套路”了,校方早已有了將這個食堂高價轉包的想法。
校方招標暗箱操作,其中還有多少黑幕?
據知情人爆料,類似的招標黑幕并不是唯一一次,例如學校超市第一次公開承包時,競價高者中標,承包期滿,學校未公開競標直接續簽五年合同,有傳聞收受承包人好處。沒有給予校方好處的承包人一一被淘汰,招標成為校方人情腐敗的遮羞布。
全國各地之頻頻爆出校園食堂丑聞,理由其實并不復雜,說白了,其實就是“偽市場化”——學校把食堂的經營權在外包給私人營業者時,其中存在著千絲萬縷的利益關系,而教育部門食品安全部門監管一直跟不上,雖然名義上有正規的招標流程,但仍抵不過校園食堂實質的腐敗。
校園食堂這水有多深?在招標這塊“遮羞布”下,還有多少承包的黑幕?校園食堂關系到眾多學生的安全,不能將校方的經濟利益凌駕于學生的生命健康之上,望有關部門嚴加監督調查,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